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规工作 > 怎样上好高中政治复习课

怎样上好高中政治复习课

2016年06月11日 09:37:14 访问量:65

怎样上好高中政治复习课[转载]

    传统的政治课复习是以老师,以知识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通过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强迫记忆。往往整个复习过程学生疲惫不堪,结果收效甚微,更使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严重脱离,不能学以致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 

    第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体系化。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讲解练习做到有的放矢。

    1、夯实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既有基础知识的系统化梳理,又要突出重点知识。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位置。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已成为现代政治科高考的重要能力要求。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老师只是按照教材编写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课时与课时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未能得到有效的梳理和沟通,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多的是点状的,难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因此,复习课就要在这方面“补课”,将以往分散的相对孤立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准确、简明、清晰的知识网络,从而构成相应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一个创新和提高的过程。但有些老师只是用更少的时间和更快的速度把平时学过的内容再点一点、画一画,以期学生在课后多记忆、多思考。这必然将教学的主环节--课堂的作用弱化了。

        2、根据知识内在联系,进行单元复习。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基本概念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的复习首先抓住关键词;其次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划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4、以问题为中心,提高复习效率。

        第二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

        这一阶段主要环节是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

        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选试题首先要注重基础,即通过练习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的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上新课时,老师多采用归纳法,从具体材料引申出基本观点。这符合学生的思维变化规律。而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则应更多地采用演绎法,辅以归纳法,宜先把相关知识进行串联,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去分析具体问题。在进行典型试题讲解时,把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起来。

        再次,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知识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教科书与学生实际、现实中的热点敏感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时事热点,这不仅使复习课充满生机,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

        最后,选多种类型试题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要的做题训练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但高考命题工作年年在改革,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急速,新背景材料数不胜数,因此,训练题也要紧跟形势。所用试题,题型要新,背景材料要新,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老师自己应努力提高命题技巧,注意变换命题角度,切记不可长期使用以前的套题。

真正的教学,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它是教师综合素质高的充分体现。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我想,教师只要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地发挥教学中的互动因素,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成绩。  转贴于

高中政治复习课的生成性教学探索

近年来,高考改革快速推进,试题也越来越多地考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知识综合和迁移能力。尤其是主观题,答案越来越不“标准化”,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多思维趋势,考生答案的创新性更是获取高分的重要亮点之一。笔者任教高三专业班政治的教学,并与部分年轻教师有“师徒”关系,负责“传、帮、带”他们。这样,在学科教学和他们“虚心请教”的双重压力下,对政治复习课教学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对话与交流,课堂教学是师生主体的双边互动,教师的主体作用在于站在教育智慧的高度,把握、调控好每一个生成性教学细节,削减无意义或不重要的因素,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而,课堂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交错纵横的生态系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关注生成”、“驾驭生成”。政治复习课也一样,不该是教师展示演讲能力的舞台,而要把它变成是学生张扬自我个性,展示自我风采,释放生命能量,闪耀智慧光芒的一片纯净天空。

全面系统是前提。复习课首先要从整体上规划,做到“全面系统”。“全面”,是指知识点包括概念和原理掌握要全面;“系统”,是指知识点的有机联系。如果把知识点比作珠子,“全面”就是做到不遗漏任何一粒,“系统”就是要找一条线把珠子串起来,不使期散乱。在复习课中无论是章还是节,都要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全面性,决不能丢三落四。

如关于哲学常识的复习,必须让学生全面掌握哲学常识的的四大块内容: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四大块又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哲学常识的整个课程正是以世界观为主线,将人生观和价值观纳入世界观的体系中,围绕“世界是什么----唯物主义”、“世界的存在状况怎样----辩证法”、“人如何认识世界----认识论”、“怎样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价值观和人生观”展开论述。

复习的全面系统,是对所学知识的纵横兼顾。教师既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推进地复习,还要重视综合提高,讲清高考的考点、知识结构图表、重点难点知识补充分析,而且要讲热点联系、高考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当然,高考考点和知识结构图表可以让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上有必要的就适当把他们的“成果”展示出来,教师作点拨和补充。

突出重点是关键。在“全面系统”的前提下,还要做到重点突出,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以至“拣了蓖麻丢了西瓜”。无论是章节,还是全书,复习时最好采取“中心辐射法”,能更直观、更有效地突出重点。如关于哲学常识第六课的复习,我构建了如下知识结构图,重点突出了“价值观”的内容。运用多媒体,将“价值观”用粗体鲜艳的色彩定位后,在师生的互动中根据需要分别展示如下图表。

突出重点除表现在处理知识结构上,还要适当地对新课讲授课堂教学中无法综合的重点内容,在复习课中进行点拨和补充。如关于“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重点知识,复习课中教师还要给学生点拨清楚:两者的关系怎样、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具体要求是什么(从国家方面看、从公民方面看、从公民与国家双方看)、根本原因是什么。

增添情趣是纽带。复习课最忌“翻烧饼”,教学要在“趣味性”上多做文章。否则,“温固而厌”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复习课具有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江西贺中轩老师关于复习激趣的做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他的做法是主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找个形象的比方,二是添上生趣的妙语。如在复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时,用“一棵大树好风景”的比方来教学,边复习边把图画出来,并配上了相应的颜色,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把经济制度比作树的主干,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画成一粗一细的两个枝干;在两个枝干上又各添画出它们的分枝(各自的经济形式),其他的具体内容则在其上“添枝加叶”。分配形式是所有制决定的,所以我又把“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画在树梢,列于前者之上,并把它的一些内容画成“果子”(与分配的对象“劳动成果”正是喻本相合)。而将“生产力的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内容画在“树根”部,突出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也是顺理成章。再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不能动摇”的内容,用树旁宣传牌的形式立起,算是树外小景。

搞好综合是提升。近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对所在地的高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试题越来越多地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题的考查更多地考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素养。无论是X科,还是“文综”,还是“理综”,抑或是大综合,都要求教师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和学科间的知识迁移能力。

抓综合,必须要搞好学科内(同一知识板块内部和同一学科不同知识板块之间)链接。同一知识板块内部,就是要牢牢抓住教材的主干知识,加强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同一学科不同知识板块之间,是较高层次的综合,要打破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之间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跨越式地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复习,学科内的链接主要有下面这些联系。

与哲学其他内容的综合。如“透过现象看本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现认识论中辩证法观点;“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体现认识论中的唯物论;“认识、科学理论不断发展”体现发展的观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都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的有机统一。

与经济学的综合。用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分析市场经济、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用认识的扩展、深化、推移道理,分析党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认识;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推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与政治学的综合。用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分析“依法治国”、“一国两制”等方略的提出和作用,分析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与作用;用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分析美国宣扬的“人权”、台湾领导人的种种“台独”言论;用认识的扩展深化推移道理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搞好综合,还必须高度关注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高考试题的设计,一般都有相应的热点背景,复习课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关注国际国内热点,尤其是学科知识综合的重大热点,在此基础上注重热点材料与所学知识的结合,提高整合能力。因为,高考试题的答案已不再是教材知识的简单照般,也不是某个知识点的简单再现或多个知识点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材料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加工的过程。

培养能力是归宿。读书不能读死,要读活。思想政治课要求通过教学发挥德育教育功能,使学生提高认识,落实于行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新课标更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如笔者在复习完政治常识《我国的国家制度(下)》的知识点后,布置了这么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思考。

广西有一位高二学生朱皓基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上世界杯赛的官方网站----美国雅虎网站时,发现其展示的中国地图上台湾岛、澎湖列岛等岛屿未用我国大陆同样的橘黄色标明,给人的感觉是这些岛屿不属于中国领土。于是,他当即向该网站发出电子邮件,严正指出其错误,强烈要求该网站修正。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朱皓基同学的做法体现了哪些道理?

2)假如该同学在网上对雅虎网站进行恶语中伤、大肆诽谤,以抗议雅虎网站的做法。你对这位同学的做法会如何评价?

3)假如你是我外交部发言人,请就上述事件写一篇发言稿。

第一、二问学生比较容易回答,问题在于第三问是开放性题目,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有理有据,就应鼓励。同时,教师应点拨学生注意外交部发言人的角色特点,一定要恰当运用政治理论依据,正确地使用政治术语。

学习是一种认识的活动,是个探究的过程,也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教学中必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必须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转变为不断生疑、质疑、解疑的探索过程。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思维器官,像人体吸收营养那样吸收知识和营养。

因此,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大力度贯彻新课程理念,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才能效地提高复习实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把好自己“讲”的脉(特别是时间方面,不少教师的复习课都是“一言堂”),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并建立起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

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理论反思

复习课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常见课型,大致有三大类型,即随机型复习课、阶段性复习课、总复习课。相对于随机型复习课安排上的临时性、不确定性,单元复习课和总复习课已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的常态和惯例,几乎占到了总教学时数的13以上。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复习课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可小视。

  课程教学进入复习环节,与“新授”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内容与课堂”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新授课学生面对的是“未学内容”,复习课学生面对的是“已学内容”。这就决定了复习课在教学基点、教学过程、目标任务等方面有别于新授课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

  

  一、复习课的教学基点要作新调整

  

  教学好比旅行,旅行前必须知道出发点和目的地。复习课教学前必须弄清学生的基本状况,明确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它是进行复习课教学决策,确定教学基点的客观依据。

  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这是教学要坚持的准备性原则。经历一回新授课教学,学生的准备状态会是怎样呢?一般说来,教师可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鉴别和诊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与“不学”不一样。新课内容会不同程度的纳入学生的认知领域,只是不同学生在掌握的数量和质量上有差别。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整体上会高于新课教学前。就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情况要复杂些,受学生头脑固有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悦纳、态度认同和价值追求程度不一定随认知“水涨船高”,有时甚至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逆反”。另外,仅凭一回新授课就能将课程教学的所有终极目标全部实现,这也是不现实的。忽视复习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复习课持敷衍态度,只能是教育教学的“浪漫”!

  在弄清学生准备状态的基础上,科学把握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基点,还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复习课的教学基点只有确定在最近发展区的恰当位置,才能在新授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作重点转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总教学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目标体系,其达成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其具体的目标任务是不相同的。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呢?这首先要看新授课已达成什么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通常的教学过程是按书本编排顺序,逐框逐课向前推进。每堂课都要完成特定数量的未知内容的教学,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上,这就意味着,单靠新授课,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个”“一个”的知识,学生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知倾向,难以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在新授课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理解新知识是教学的主线,必要的“作业”,虽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环节。但也是为巩固“理解”服务的。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有时还需把现实的复杂问题作简单化处理,为了教学进度,“应用”环节也只能是“必要”的,难以多角度深入反映现实全貌;新授课的任务和进度压力,往往容不得学生长时间对所学内容仔细品味、体验感悟。而知识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飞跃需要一个反复反省、反复实践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新授课教学只能完成课程总目标的一小部分,只能为总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基础。依据布卢姆等人的观点,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按学生掌握程度可依次分为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根据现实的实践经验,高中政治新授课教学能达成第三等级即“运用”水平,就算满意了。就情感价值领域的目标来说,布卢姆等人依据价值内化程度,由低到高共分五级,依次为: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凭实践经验,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教学能达成第二等级即“反应”水平就算不错了。通常情况是,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氛围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有明显触动,而到了课堂之外,学生的思想行为改观不大。上述分析说明了复习课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贯穿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支离破碎与学科知识整体性的矛盾;理论浮离生活实际的矛盾;内隐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价值期待的矛盾。由此,复习课教学过程的目标重点自然就在于:第一,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系统把握书本知识,防止学生对知识孤立片面的理解;第二,帮助和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较复杂的现实问题,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创造新的情境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促进学生的价值取向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齐。

  

  三、复习课的教学过程呈现新要求

  

  第一,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复习课与新授课教学的内容对象是相同的,但内容对象所处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复习课与新授课之间有着长短不等的时间间隔,其间社会现实生活各领域的重大变化和事件与高中生联系密切的部分,必然要求反映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来。为此,有时书本观点要作修改,有时教学内容要作增删。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在处理同一教学内容时要留意是否有这方面的新变化。

  第二,内容重点要作新切换。新授课已逐框逐课对各知识点有重点地作了全面教学。复习课是不是无“知识点”可上了呢?不是,复习课教学的“知识点”在于“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它就是复习课教学的“重点”了。这种“关系”就方向性来说可以是横向的联系、纵向的联系、发散的联系、网络交叉的联系。就性质来说,可以是生活逻辑的联系、理论逻辑的联系、非逻辑(想像和联想)的联系。如果某些“关系”又链接着学生的易错点、社会生活热点,这也就成了复习课教学“重点的重点”了。

  复习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努力寻找和发现“关系”,以整体建构所学内容。使知识网络化、观点系统化,以对知识全面准确的理解去综合运用知识、体验感悟知识。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总目标。

  第三,教学方法要作新选择。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内容既具有科学真理性,又具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导向性。在新授课中,启发式教学固然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但对于有些价值超前的观点“启而不发”,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常见现象,此时就不能讳言“灌输”了。而到了复习课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有自己的“发言权”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相对成熟了,可以与老师和同学开展“交往”了;复习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在于上文所言的“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系”,“关系”的寻找和发现需要引导、启发,需要自我建构,不宜采用“灌输”的方法了。所以,以交往理念统领复习课教学,“启发与交往交融”,这是复习课教学方法的应然选择原则,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依此原则灵活安排。

  第四,教学节奏要求加快,思维要求提高。复习课教学用时一般要远少于新授课,这自然要求复习课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必须做到“跨度延伸广,节奏轮动快”。否则难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的这一特征客观上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能做到熟练记忆,并能超越时空、前后联系、综合贯通。这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教学期”。实践表明,如果学生课前能作好必要的复习准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思维能力就会发展很快,成绩会突飞猛进,反之,成绩滑坡也会很快。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复习课只有准确把握了“复习环节”特殊的教学规律及其要求,才能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在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复习课的某些传统教学模式亟待科学创新!

编辑:牟春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天津市宝坻区第九中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