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规工作 > 维持良好课堂秩序的策略

维持良好课堂秩序的策略

2016年01月12日 11:35:35 访问量:110

维持良好课堂秩序的策略[转载]

(一)激发动机策略

毫无疑问,有效教学是维持良好课堂秩序的最佳策略,而能否激发学生的动机(包括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等)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部动力。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个体的能力,也取决于个体动机的强弱。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揭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邵瑞珍等人1987年的研究发现,成就动机强的被试较之成就动机弱的被试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更有效。另外,麦库姆斯(BLMcCombs)和波普(JEPope)在对其学习动机的研究中为我们指出两个关键性的问题:首先,动机是个体积极学习和成长的一种先天的能力和倾向,为人内部所固有,因此它可以被激发;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由此可以推论,教师维持课堂秩序的方法和措施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再加之学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成为维持课堂秩序的有效策略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个体参与同一活动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就遵守课堂秩序而言,教师应注意调动和引导学生对遵守课堂秩序的不同动机。也许有些学生是出于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喜爱而自觉遵守课堂秩序,也许有些学生遵守课堂秩序只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关注和积极的评价,也许还有些学生只是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才遵守课堂秩序。对同一个体来说,对于遵守课堂秩序本身也可能具有多种动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时应注意学生在遵守课堂秩序当中的不同动机和需要,给予应有的尊重,并适时、适度地给予满足和激励,同时还应当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遵守课堂秩序对学习的价值,促使其遵守课堂秩序的动机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观察、合作策略

在课堂中扮演监督和管理者角色的不仅仅是教师,学生群体、同伴也能有效地履行这一职责。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学习的,观察学习乃是人类获得大量行为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积极的学习和遵守课堂秩序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并逐步使之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和习惯。

观察学习要经历注意、保持、运动再生和动机四个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教师实施一定策略以保证其顺利进行。

1)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动的注意,因此,教师在为学生确定示范者时应考虑示范者与学习者的关系及示范者是否具有较强的个人魅力、号召力或影响力,以保证其行为能及时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2)要想使学习者及时注意到示范者的行为,教师首先应给予示范者足够的关注并及时地通过奖励对其积极行为予以强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激励学生争当遵守课堂秩序的“楷模”,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良好行为也能对其他人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强化不仅能奖励并保持示范者的行为,同时还能对学习者产生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即学习者在观察到示范者所受的强化时自己也受到了强化作用。

3)在对示范者予以关注的同时,教师尤其需要观察并及时发现学习者行为的变化。班杜拉指出,模仿行为分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两种。即时模仿由榜样的行为直接、即时地引起,而延迟模仿则是在对榜样行为的观察过去了很长时间后所进行的模仿。如果教师发现在对示范者进行若干次强化后仍未见学习者的行为有所改变,那么应当考虑这是否涉及学习者延迟模仿的问题。这时教师不应轻易放弃努力,而应继续进行强化,促使学习者行为发生转变。一旦发现学习者开始对榜样进行模仿,教师应及时予以奖励,并且可以通过课后谈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行为的变化并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进行自我强化。

4)言语编码系统在对示范行为的保持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给予示范者或学习者奖励时,应当指明奖励的原因,明确指出其行为到底好在哪里,使行为的特征转换成言语编码的形式存储到学生的长时记忆中去,以便示范行为能够更准确地习得、保持和再生。

另外,教师也可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将遵守课堂纪律也作为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共同努力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改正并完善自己的课堂行为。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还可以利用其好胜心切的心态在组间、组内开展遵守课堂秩序的比赛,让学生在竞争当中逐步将外控行为内化。

(三)自我管理策略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应该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不仅仅有利于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监控能力,为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又一有效途径。

如何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进行自我管理呢?首先,教师应该创设一种安全、积极的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监督和激励。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管理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学习,同时它也是自身能力的重要体现,对自我意志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都有一定的价值。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是自我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由于其形成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因此,科学的教育指导是促成这种转化的主要途径:(1)尊重学生人格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奖励与惩罚相结合;(3)外部控制(他控)与自我控制相结合;(4)利用集体舆论导向和集体规范进行约束。

另外,参与课堂规则的制订是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在下面的“维持课堂秩序的技巧”中将进行详细论述。

 

编辑:牟春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天津市宝坻区第九中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