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规工作 > 重树教育信念

重树教育信念

2015年11月17日 15:45:11 访问量:42

重树教育信念[转载]

教育是基于信念的事业,是一种基于信念的文化活动。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教育者只有用教育信念作支撑,才能关注人的精神成长,不至于在观念上落入“应试”的窠臼。人只能由人来培养,心灵只能由心灵来感召。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准大为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长期贫穷所造成的对钱的过度奢望,使少数人往往唯利是图,不顾社会效益。“下三烂”的短信到处飞,“不入流”的刊物满街有;桥梁断裂,公路塌陷;劣质奶粉,毒酒假药,等等。每到夜深人静,当我端坐案前沉思,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虑、惶惑、怅惘──如果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那怎么办?

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也有一些“唯利是图”的做法吗?君不见,由于功利障目,在一些学校中,什么“素质教育”,什么“规范办学行为”,什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统统成了空洞的说辞。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有没有“空子”可钻,有没有“擦边球”可打。他们似乎眼里只有分数,没有“素质”;只有考生,没有“人”。甚至,如果学生的平均分差一点,任课教师就离“下岗”不远了。在这样的校园里,教育思想几近干涸板结,现代的人本理念无法浸润进去。这里缺乏教育的事业归属感和教育信念,缺乏对“人”的终极关怀,只有冰冷的行政命令,只有现实的利益。

教育不应以现实的利益为旨归,教育不能没有信念。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面对纷纭复杂的价值观念,教育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校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此想表达几点笔者的粗浅思考。

一、教育应保护学生的自信

自信是力量的源泉。学生的学习自启蒙至高中,内容不断拓展,难度不断加深;由于选择性考试频繁,大多数学生经历了多次的挫折和失落,尤其需要鼓励,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人的需要是丰富的,满足人的需要的教育内容也应该是丰富的;学校教育要千方百计地呵护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自我提高的需要。

我校提出“学长式”的教师观,教师在备、教、改、导、考、析等多个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我们认为,学校教育不但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才干、胆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高尚的道德品质、广阔的视野和崇高的理想。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的功能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学校是一个微型社会系统,比起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校教育就是一种使年轻一代更为有目标、有行动、有序、有效地走向社会化的活动过程。所以,学校教育不是为了升学,首先应该是一种保护,一种奠基。升学只是教育的一个阶段性过程,是人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是我们的办学目标。学校绝不能为了升学而背离教育的规律,违背上级已三令五申的有关纠正片面、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各项规定。

二、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

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是一种训练。当前,学校教育的悲剧莫过于“应试训练”。教师按大纲要求,将教材分解为若干知识点,再一节课一节课地依据高考的要求,拟定成“训练手册”。于是乎,学生宝贵的青春年华,就在这无尽的、多种多样的大小训练苦海中度过。教学上如此,体育、美育,乃至思想品德、文明行为的教育也是如此。为了应付种种检查、评比、验收、达标、考级,无不是以繁冗的训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交流,是心智碰撞的生命活动,而机械、死板的训练只会使彼此的心灵隔离。过度、过滥的训练淹没了教育的灵魂,淡化了科学训练十应有的教育陶冶功能。人的能力有本能、技能、智能之分,过多的机械重复,会使技能退化为本能。

基于这样的反思,我校一直主张将校园生活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教育的重要源头,大力倡导在生活中教育,在创新中教育,广泛开展了“学校社会学问题”、“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探索”等课题的研究。学校既强化常规管理,又关注学生特长,广泛深入地开展文学、艺术、科技、体育等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社团活动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正因此,我们的毕业生走入大学后,也体现了较强的校园及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育应唤醒学生的潜能

高中学生生龙活虎,精神饱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引导,在于唤醒,在于发现。我们倡导老师不以管理者自居,关注学生的“神”,而放其“形”,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教育应唤醒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体现一种关爱、—种期待,发现学生心灵的火花。让学生在和谐开放的学校环境中,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从自身内部生发求真、从善、尚美的不竭动力。

学生是能动的主体,教育者所能做的是去发现和唤醒其内在潜能.而不能自诩为泥塑木雕的艺术家,按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去雕琢。教育不是管束,学校要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尽可能优化的校园环境。

学校需要制订纪律与品德守则,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但纪律、守则、规范并不是教育目的,而是教育的手段。管束与控制,往往是主客体在心灵完全疏离的情况下,将自己(主体)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客体),因而有意无意间造成双方心理力量的抗衡,泯灭教育的本质。我们所理解的教育,是指唤醒学生的潜在本能,促使学生从自身内部产生一种自信、自觉、自控、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诸多压力。归根结底,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只能是真、善、美的平等对话、交往研究乃至论战关系,而不是单方面的屈从依赖关系。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能力必由自为生成,品德必经自律内化,从而构成人的综合素质。

学校教育,人是目的。教育者必须有自己坚定信奉的观念和主张。学校必须用爱心和责任感铸就师魂。只有不被功利障目,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惠及学生,指导家长,引领社会。

总之,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关爱活动,关爱是教育的灵魂。缺了关爱,一切教育活动都会变成机械、呆板、教条和形式主义。有了关爱,教育的创新才有活力、有生命。所以,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等等都可以不断发展变革,但教育的灵魂是永恒的。

 

编辑:牟春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天津市宝坻区第九中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