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规工作 > 李炳亭课改圆桌

李炳亭课改圆桌

2016年04月29日 07:59:39 访问量:61

李炳亭课改圆桌:任永生、张雷、李平、陈立[转载]

对话任永生

 高效课堂是单纯的课堂概念吗?

   任永生:我一直以为高效课堂不是一个纯粹的教学概念,它应该是个教育的概念,高效课堂追求的是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统一。高效率就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这是高效课堂的知识指标。高效益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快乐,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与健全人格,这是高效课堂的生命指标。高效课堂本身是想通过课堂革命促进整个教育的变革与突围,是用课堂做支点启动整个教育的发展。

   李炳亭: 我们一直在对驶入课改深水区的区域和学校强调高效课堂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概念,就像小组学习要分层分类,姑且把先期有些课改心得的区域和学校称为“A”类吧。为什么一开始一定要避开高效课堂是一个“教育概念”的说法而从“课堂”切入?我想,这其中还是要有一个策略问题。一是教育是一个需要具体途径与方法为实施载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假如一味讲教育是什么恐怕仍然无法变成具体的方法落地;二是传统课堂也的确困扰着很多人的教学,比如大家普遍关注的就是“效益”,因而高效课堂这个提法可能更能“投其所好”。我相信很多人开始就是冲着能“高效”去的,但慢慢的等真正进入有些许感悟之后,他们会发现高效课堂则不仅仅是一个课堂的概念,课堂的变革可能会撬动进而引发深层的教育变革;三是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总将要找到手段、途径、载体,而课堂正是教育的载体,因而撬动课堂的变革,就能直达教育本身。

  教育必须是“人学”,它必须直面答复生命的全部内容、权益、要求。教育唯一高尚的企图就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如果一定要提到“革命”这个词,有可能是在更加控诉传统课堂的无良。当然,我需要“辩证”一点解释我所指向的传统,是那些以“专制”面目出现,而不把“人”当人的传统,是以“升学”为唯一“质量”和“意义”旨归的传统!

  评价高效课堂教育的巨大价值,不仅可以用效益、效益、效值、效果等指标来加以衡量,我认为更应看到这些词汇闪烁着的人性、道德以及生命色彩,没有比我们所畅想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等令我激动的了。                                               

 

   我们应该构建怎样的教育学?

     任永生: 我们必须构建一套具有正确的教育立场、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行动策略、革命的创新精神的教育学。

教育立场:

1.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2.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3、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

      4、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5、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人成为人。

      6、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才。

     7、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我。

     8、教育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的事业。

     9、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生的科学。

    10、教育应该像植物园一样给孩子提供成长的条件。

    教育理念:

    1、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

    2、教是外因,学是内因,教是学的条件。

    3、教师的基本任务是点燃与点拨。

    4、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

    5、学是高效课堂的逻辑起点。

    6、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

    7、利用学生是高效课堂的核心技术。

    8、分是课堂教学的副产品。

    9、知识的最高境界是道德。

   10、好奇心和表现欲是儿童的两大天性。

    课堂理念:

     1、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2、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培养品质,构建人格的场所。

     3、学习必须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4、学习必须发生在学生身上。

     5、学习必须按照学生的方式进行。

     6、能够让学生会学,学会,乐学的可就是好课。

     7、自主、合作、探究是学习的基本形式

     8、预习—展示—反馈是课堂的基本流程。

     9、真正的好课不可复制,因为课堂生成不可复制。

10、好的课堂是学学相长、教教相长,教学相长。

李炳亭:  其实任局长是对十六字“真言”的阐释。高效课堂的立场、理念、策略、方法都包含在“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中,教师在其中将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还可以说教师全部的教育教学技术和艺术其实也都包含在内,这或许对一般教师乃至于传统的教学评价都是个巨大的考验。

  如果需要再凝练一些,那我愿意这样表达:围绕“学”和“学生”构建全新的、全面的、完整的、和谐的基于“人”的信仰。                                            

 

     课改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任永生:我一直认为,课改的关键不仅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基本概念的颠覆与重建。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结合教育实践,通过一系列研讨活动,我们认为包括教在内的一切教育条件和行为都是为学服务的,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内因。基于这样的基本认识,我们对基本的教育常识有如下认识——

     学习就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自我构建过程。

     学生只有在“学”中才能“生”,“学”是“生”的内因。

    教育是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构建,自我成长提供外因条件的。

    教师就是为学生自我构建和自我成长整合教育条件的服务者。

    学校就是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重要外因的集合体。

    课堂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并为生命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场所。

    教学是学生成长外因当中的最重要的条件即最重要的外因。

    分数是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同时形成的副产品。

    校长是为学生成长和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的服务者。

    局长是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让教育始终不离开本真的导航者。

对这些基本常识重新认识后,我们提出了教育观念的三大转变,由以师为本转变成以生为本,由以教为本转变成以学为本,由以知识为本转变成以素质为本。构建了我们新的教育观念体系。

李炳亭:  要知道课堂的背后有三大东西作为支撑:一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二是教师对学生生命成长方式的认知;三是教师的知识认知能力和教学能力。前两个都属于“观念” 问题。那么,课改改什么无疑很清楚,回答是改观念。观念不变课难变,观念一变一重天。观念是“道”,如果过分执着于“术”的研究,可能会走入死胡同里。因此,我们从多年的课改实战中,总结出课改必由的四步路:第一步,理念变观念;第二步,观念变方法,第三步,方法变文化,第四步,文化变信仰。第一步是基础,万不可操之过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对话张雷

张雷:在高效课堂实践中我有个深切的体会,就是高效课堂不仅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是对课程内容的改造和提升;不仅是课堂中教与学重心的巅覆,也是教师灵魂和观念的修炼与重建;不仅是新教师与新学生的生长途径,更是新学校与新教育的创造成长途径。这就要求校长就必须突破传统型学校的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组织成长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瓶颈,创新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组织文化与发展模式,李老师在这方面能否给将要做和正在做课改校长们一些怎样的建议?

李炳亭: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其实,当我们认识到课改本质上是在改写教育时,实际上就意味着“系统”的重建,并且要重新解读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识概念,进而建构这些常识概念之间的新型关系。

   对于校长而言,要真正“认识”三个角色:教师、学生、自己。要真正理解四个基础概念的基本内涵,即什么是好教师、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课堂、什么是好学生。然后还要厘清“四好”之间的关系,谁是核心,谁是关键,谁是手段,谁是目的?

  如何理解“课改”?课改不仅是课堂改革,也不仅是课程改革,而是育人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的改革。改革不是改良,也不是修补,而是重建。重建的立足点是“从儿童出发”,是“认识”儿童,是尊重、接纳、顺从儿童的天性,是呵护儿童的自然成长,是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关注、守护、记录甚至是静待将要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一切!如果说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什么干预,那就是激发、点燃、唤醒儿童的生活渴望和生命热情!如果真的能这样做,那么,我想中国的学校一定从此充满了人性的温暖、诗意和感动。                                                    

 

张雷:一所学校的价值观一定体现在是培养面向“未来”的人还是培养面向“传统”的人。高效课堂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创新体系,其核心价值就是培养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责任感的公民,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全一致。作为校长应如何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个体系,又对校长个人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要求?

教师的改造是课改走向成功的关键,要求教师每一个具体教学行为的背后不仅要有老师个人的教育思想和对待生命态度,更对教师的职业角色、生活角色改造提出了新的定义,好老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垄断者",那么对于好老师的评价最重要的角色定位应是什么?课改对于老师的发展开启了怎样的途径?

李炳亭:  我对“开启”这个词有好感。教师的“改造”其实是从转变教师角色开始的,进而改变了全新的教育生活方式,开启了内在生命和精神的变革。

  教师当然不是知识的“垄断者”,更不能苛求他们成为“真理化身”,这是毫无疑问的,这样说并未是对教师的“蔑视”,而是基于对人、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之后的“重大发现”。教师这个职业无疑是“神圣”的,但不可以因此而“神话”。如何给教师以更加准确的定位,才能让教育体现出它应有的人性色彩、生活意义和生命质感?我曾经在很多文章里都谈及过我所理解和主张的“角色”,在此不再赘语。

  我们必须清楚,对教师而言,传授学生以知识只是其中一项“不可少”的任务,但未必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担当,教师承担的伟大使命是“为一个尚未出现的世界”培育公民。这就要求教师要高瞻远瞩,要学会如何善待生命,要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有人只片面地看问题,指责高效课堂为什么限制教师的讲。在此,我必须再一次强调,教育的问题哪里是讲与不讲这般随意、简单?你是谁,你有什么样的意图,你在干什么,你的对象是谁,他对你有什么样的期待,他有什么样的“儿童化”感受,他的视角与成人有什么不同……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首先考虑清楚,否则只能盲人骑瞎马,结果可想而知。                            

 

张雷:课改是让教育回到人性,信仰生命,以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的课堂为起点,到将一切学生应有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是一个自然发生的教育人性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改即还权,课改即回归,但就一些校长和老师的现状来说,孩子都拥有哪些权益,怎样通过小组建设做到放心还权,还权对师生意味着什么,认识上还较为模糊,请李老师深入谈谈!

李炳亭: 当明确了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儿童,其次还包括教师时,教育的要求意味着将要从根本上发生巨变;当儿童同样被当作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来开发和利用时,教育便开始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其对传统教育学的颠覆性就开始空前地凸显出来了。

   教师不再被单纯作为“教育者”向儿童提供精心设计的教育,儿童也不再单纯被称为“被教育者”、被动接受教育者提供的教育,教育的“双向性”、“丰富性”、“选择性”被空前放大。

  当儿童作为教育教学资源直接、主动、积极地介入到教育教学的具体行为中时,教师就必须予以儿童应有的地位,那么,权益、权利、自主、自然、自由、生活、生命、创造、发展等这些具有“主体”色彩的词汇便开始熠熠生辉、活跃起来了。生命中注定有一些东西神圣不可侵犯,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而不是违背自我意志做一个“被生活”的人,学校给予儿童多大的空间和机会将成为决定学校教育优劣的标准。

   学校的一切组织、活动、教学、课程等等都应该是基于儿童的需要任其自主选择的结果。当然,好的教育一定能够使儿童具有团队组织的“规则”意识,但这个“规则”不是刚性的“纪律”,而是内在的责任和尊重,是一种自我的行为担当能力。

   必须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小组的巨大作用,其不仅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而出现,它同时是作为一个“有灵魂”的“组织”而不可替代,它必须具有一下三种功能:1、共同的文化认同;2、共同的行为认同;3、共同的生命价值认同。

   团队组织的目标是培养觉察、觉悟和觉醒的人,快乐生活的人,具有远大志向和较高道德水平的人,能担当责任和使命的人,如果学校管理者仍旧认识不到这一些,那就试着从放手开始,尽情让儿童去寻找自己吧!我相信,他们会告诉我们答案的——教育是什么,其实每个孩子都懂!                                              

 

对话李平

 

高效课堂与有效课堂的概念辨析

李平:20117月在北京香山会馆的“50工程”培训时,我曾向来自全国的精英班主任们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我们每个学校的课堂模式各有不同,但从教学层面上都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从学习层面上都是“自主、合作、探究”的,从教育层面上都是以“自主、团队”为核心文化特质的……当时是基于归纳、提炼我们全国八千多所课改学校的共同点,找到我们“课改圈”内的话题点而有此说。

事后反思,我越来越坐立不安——“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八个字未免偏颇、狭隘了吧?!把我们原本指向“人”的课堂限制在了“教”的终点上,罪莫大焉。殊不知,我们的课前之学、课中之教(师与生两方面的教),其目的更在于课后之再学;我们的校内学习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目的更在于校外人生之智慧啊。

炳亭主任在第一章讲到: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人本,高效课堂围绕着“人本”建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在教学关系上,主张“学本”,在师生关系上主张“生本”;高效课堂的“三个本”支撑起自己的“教育学”……

请您再为我们一线的老师们具体明确一下“高效课堂”跟“有效课堂”两个概念的异同吧?

李炳亭: 我也曾跟着“李平学语文”(李平老师专著《跟李平老师学语文》)受益匪浅。作为高中老师,李平老师也要面对高考,但她却依然敢于变教为学,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我想这不仅是一种胆量、气魄,更是一种教育认识、境界和高度。

   “有效课堂”仍然是从“效”的角度来概述的,它的根本追求是让教学“有效”,它最大限度属于“教学” 范畴。

   如果我们回到“教育”上思考“效”的问题,则必须追问:1、为什么要少教多学?2、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3、学生学习认识成长的规律是什么?正是这样的基本教育教学认识、观念、思想支撑着课堂,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形态、手段、方式、流程等。我之所以反对“教”,不是说教的效果差或者效益低,而是说教意味着的是无视学习规律,是对学生权益、能力、尊严的蔑视,甚至是“反学生”的;它无益于学生现在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

   而高效课堂是一个从生命价值,或者说从“人学”的角度思考和阐述“教育”,它是一个相对系统、完整的教育概念。不能简单认为它与“有效课堂”仅仅是“效”的区别,我是说在内涵上这两个词汇有“根本”的不同。

                                       

关于高效课堂的理论支撑

李平:炳亭主任在序言部分提到,高效课堂的理论支撑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杜威的儿童中心。其实,我的愚见——只要承认教育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承认教师的共同专业是教育,其次是相同的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心理、学生管理等等,最后才是有差异的学科知识和学科知识教学法。只要是建立在这样两个承认基础上的教育教学理论都可以支撑我们的高效课堂思想。比如,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的“友善用脑”的理论和方法。

“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学、心理学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的,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

其核心理念包括:对学生而言:“人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对教师而言:“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我(教师)的教学方法,则就让我(教师)教会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习”。对学校而言:学校的任务是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学会学习”服务。对家长而言: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大后方,家长在了解了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孩子吃的更好、更科学,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还有学习、休息、运动需要有机的结合等等。

这种理论下的技术操作跟我们高效课堂八大支撑系统是不谋而合的:

“友善用脑”理念下的学习环境是由新鲜的空气、方便的饮水、多彩的视觉元素、激励性平台这样一些要素构成的温馨氛围——八大系统之文化建设;

“自学导航”是“友善用脑”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基于学生学会新知、学会学习的预习文案。设计“导航”要以学情为出发点,以“导学”为目标,课外重感知尝试、质疑存疑,课内重合作探索、交流展示——八大系统之导学案的设计;

“友善用脑”以着力营造友善的学习、生活氛围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问题”设置力求开放,有利于激发兴趣,拓展思维;“解决”要多元化,开发学生的多方面潜能。通过尝试,力求达到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八大系统之课内、课外的展示系统

“友善用脑” 教学改革的学习团队是指有共同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学生群体。在团队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力、生存力、创造力、合作力不断得到提高——八大系统之小组建设、班级建设;

……

我个人认为,“友善用脑”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方法。我把它融入到我们的高效课堂理念之中,在课堂的一些环节上做了一些尝试:

   如,“友善用脑”教学方法中的思维导图是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借助图像帮助人们思维或记忆,表现人们思维过程、记忆习惯的工具和媒介。我在课堂小结、课后反思及周导学案的梳理环节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图形、文字、颜色画出你学到的知识。

此外,常用的技术还有,用音乐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做健脑操缓解人的压力、用冥想帮助整理和存储信息等,这些方法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

李炳亭: 教育有两个取向,一种是专制的,把人当工具的唯知识教育;一种是人本的,把人当人的自然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注定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的教育还不太习惯于把原本属于儿童的一切还给儿童,我们尚未建立一整套基于纯真的“儿童学”的认知与实践理论,我们甚至一直在违背教育的常识和规律,更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极端荒谬的应试教育的方向性错误,我们过分迷恋传统教育的旧经验,甚至喜欢讥笑和苛责改革,我们缺乏应有的教育信仰,做任何事都热衷于寻找捷径,我们受尽传统文化的桎梏,不敢创新也缺乏创新能力,我们甚至没有想象力……这一切都让人心情凝重。

  其实西方教育发展也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从手工业时代的个别化到班级授课制,再到个性化的人本教育,从中贯穿着一条叫“回归于人”的脉络。我们当然不是盲目地崇外,但我们必须敢于汲取西方的教育勇气和智慧。即便是东方的日本,也曾有过一段“类应试”的历史,但他们却果断选择了改革自救。其实,我想说的是当教育开始危及民族和国家生存时,如果一个人良知尚存,他断不会蛇鼠两端,甘为“应试”作伥。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教育其实很简单,前提是你找到正确的方向。教育简单到只需要牢记两个字:人学,或者“复杂”到有五个字:从儿童出发。好的教育绝对都是基于对“共性”的“共识”。在这样的共性框架下做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探索、总结、归纳,无论是“八大”还是“三大”,其实都不应成为唯一标准、模式。总之,只要是围绕学生,顺应学、适合学、服务学的就是好的。

 

高效课堂背景下的PCK

 李平:炳亭主任对于“新教师”是这样界定的:

 教师角色具有三重意义,一是学校生态的建构者,是提供学习和生长条件的人;二是一个学习和生长的开发者,包括对学生潜能、思维、学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开发,对学习的开发,对生长的开发,三是一个信念的传播者,教师必须以自己的信念去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美国舒尔曼(Schulman)于1986年提出来了PCK的概念。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学科教学知识或教学内容知识的简称。其意是指教师必须拥有所教学科的具体知识: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还应该具有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成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

我理解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大致包括这样四个层面:事实性知识、规律性知识、学科方法论、哲学。仅仅这样四个层面好像并不能够涵盖“新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比如,在学科方法论与哲学之间,至少还应有教育学的一席之地吧?再者,高效课堂背景下的学科方法论也应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吧?

 李炳亭:  “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这是德国做出的关于教师规定的原话,其启发性非常大。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我教育作为三个基本概念,奠基了德国的教师角色支撑。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延伸:1、教师是在用教学生的方式教自己;2、教师在用教学生的那些知识教自己;3、教师在用教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自己。

   我当然承认不同的学科知识一定有它不同的学习特点,教师在知识占有量上理应成为学生的“先生”。但我们所主张的高效课堂的学科方法,实在是不同与传统学科教学的那些主张。我依然要强调,学习也有两个取向:一种是基于学习者的,我们认为所有的儿童,无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北京的还是兰州的,都有共同的学习认识成长规律,所谓教育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个规律;另一种是基于知识本身的,这就很复杂了。有些人把知识分为几个类别,一级、二级、三级,主体、客体、时间、空间,对知识的管理又分为易访问的、广泛适用的、综合的、一次性的……  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过程,我们强调学科知识特点,旨在便于学生能顺利获取知识门径,而不是执着于知识本身,或者借助把知识“神秘化”来彰显学科个性。

   说到哲学的问题,我更看重心理学。但有时哲学和心理学又难以有清晰的界定,比如弗洛伊德的文本,就带有强烈的哲学色彩,因为精神分析理论在类别上可以递归为心理动力学,即寻找意向的原动力,而尼采的形而上学尤其具有独特的心理学色彩,后来的柏格森和福柯都借鉴了的。真正的心理学,是如胡塞尔所说的那样,是“纯粹心理学”,也就是说注重“体验”,把“眼睛”转向“内”部。胡塞尔的现象学,或称“第一哲学”,就是要从“体验”出发。一切学问都是人学,没有人就不会有一切学问。有人曾这样说:如果把学问比作一棵树的话,哲学的使命,就是要找到那个“树根”或“地基”,树可以有树枝、有分叉、有不同的花叶,但“树根”却只有一个,必须扎实可信。

   作为更高级的“新教师”,理应找到支撑其教育的“根基”,只是这样要求有些为难大多数一线教师。我认为,教师中的大多数,他的“哲学”就是“人学”,而“心理学”就是“认识儿童”,或者叫“发现儿童”,“学科的方法”也就是学生“他自己”学习体验的方法。

 

对话陈立

 

 

   高效课堂vs“保护、丰富、发展”

陈立:成年人社会对未成年人社会的责任和使命是保护、丰富、发展,绝对不是什么控制、灌输和替代。这一点落实在教育行为层面可以解读为“从儿童出发”或者叫“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基于此,我们才敢说,高效课堂不是“技术流”,而是符合人本理念和科学精神的、体系完备的“教育教学系统”。我想请您谈一下高效课堂对儿童的“保护、丰富、发展”是从那几个层面立意和着力的?

李炳亭: 课改当然不是仅仅改进流程、方式、方法,但也不可轻视课堂操作的“技术”,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之所以这么多年引领着课改,就是靠课堂诊断、技术操作立身的。但这样说又显然是对他们的不公平,我们必须看到“技术”背后的支撑,或者这样表达:假如技术是经,那什么是纬?

陈立小姐作为新课堂的研究专家,又有美国留学背景,她真正是参透了高效课堂这门新教育学的内涵,说穿了就是“从儿童出发”、“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保护、丰富、发展”是对这一内涵的具体阐释,或者说是三大“关键词”。三大关键词其实就代表三大层面:1、保护:对儿童权益的捍卫;2、丰富:满足个性化的多元选择;3、发展:提供和建构发展条件,促进每一个生命的自我成长。

三大层面再具体实化,则成为高效课堂的三个要求:1、少讲多学,把学习和评价交付学生;2、视学生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关注课堂现场生成,强调合作互助、展示交流;3、注重学习能力、生命状态和精神道德发育。

三个要求再系统化则可以归纳为三个体系,即高效课堂的教学系统、评价系统、文化系统;三个体系又可以简称为“三本”,即人本、学本、生本,从而构成了高效课堂教育学。

当然,我还必须重复强调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对于学校教育而讲,什么时候想象力都比知识更重要,我们必须敢于纠正自己,为无视儿童而羞愧,去捍卫儿童的天性,去保卫他们的童年,去满足他们的好奇,去激发他们的潜力,去放飞他们的想象,去培养他们的兴趣,去激赏他们的创造,而不是以知拙劣的手段,以发展认知的名义,以牺牲生命的形式,把一个个好端端的孩子“塑造”成没有灵性、听话的、会背诗做题的“小大人”!

教育不是控制、干涉、囚禁、规范,是放手,是体验,是平等,是无条件的接纳,甚至是纵容,是让孩子成为孩子。

我曾经给小学三个关键词:童话的、自然的、人性的。而中学也有三个:自然的、自主的、创造的。如果我们能紧扣这些词,我相信中国的学生从此再也不会是世界上最累最苦、最不快乐、最没创造力的孩子了!                                                        

 

新教师vs教师成长

陈立:在组织和开展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观念问题成为基础的基础。传统的教育教学思维在当下依然很有市场,理念容易接受,课堂技术容易上手,但理念真正转化为观念、观念实实在在指导行为却成为症结。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课改背景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您多次撰文论及“新教师”,我想请您谈一下“新教师”的成长有哪些路径?课改教师培训立足催生“新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李炳亭:  从本质上说,课改一旦触底就是“改人”。传统教育过于低级、原始、功利、短视,实质上从来就没涉及到过教育真正的那个层面。在很多人的教育视空里,教育就是教学,教学就是上课,上课就是灌输,灌输就是分数,这样一路“狭窄化”,慢慢的教育就退进死胡同了。

如何拓宽教师的视野是一个命题,教师能否敢于完成自我超越,舍得丢弃“旧经验”的那些瓶瓶罐罐则将是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我一直觉得教育教学不仅需要勇气、智慧,更需要良知和责任乃至于信仰,或许教师的高度就建立在良知和责任之上,而不仅是知识水平、教学能力,这才是我所认可的“教师专业化”!

教师的成长途径有多种,但唤醒教师内在的成长愿望才是首要的、根本的,当然我并不排除强制要求等外力的作用,有时候还真得需要有一些硬性规定不可,比如学校要做出一些基本的课堂教学行为规定,如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等等,这很容易理解,就像“交通规定”是一样,红灯停、绿灯行,传统课堂教学的无序乃至演变成纵容某些人的“胡搞”,就是缺少基本的课堂规定导致的结果。

此外,则要引领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常识,比如什么是好课、什么是好教师、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学生,也就是我们概括的“四新”,如果能把常识变成标准,乃至于形成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或许效果更好,认识不到位,就会对牛弹琴、劳而无功。

在此基层上,我的建议是再做“技术”的输入,教师普遍困惑于缺乏新课堂“技术”的支持,这的确是事实,技术的支持还要用具体的实践带动,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反思技术,完善操作。

当然,其中还包括“教师文化”和“教师团队”的的培植和建构,等等。

教师培训的确是一套系统,这些年,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新模式,甚至包括他们的培训形式,都是“新课改”形的。培训再也不能劳民伤财,甚至变成教师不能承受的“重负”了。                                                  

 

 中国教师报vs中国名校共同体、全国教师培训基地

 陈立:外界一直搞不明白中国教师报是一家媒体,怎么也做培训服务,中国名校共同体、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和中国教师报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李炳亭: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说实在的,中国教师报作为“中央级”媒体,始终有着自己的媒体信仰。凡是来中国教师报总部访问和熟悉我们的教育界朋友都能感受到这份媒体“与众不同”的性格和气质,我们提出要“打造一支有教育信仰的传媒铁军”,旨在“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中国教师报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就是“课改”,因而中国教师报又被一线读者戏称为“中国课改报”!

  我们认为,媒体尤其是教育媒体必须应具有担当和时代良知,用行动来推动当下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而不止是发现典型和推广典型,我们试着再向前“跨一步”,也就是培植典型,并且利用典型来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2006年我们委托山东记者站,开始组建“中国名校共同体”,实践证明,当年那些不是“名校”的“名校”,如今均已成为课改的“标志符号”!一方面说明中国教师报应时而为,选择是正确的,教育媒体也要敢于改革,另一方面也说明课改的确是顺应要求、大势所趋。

  中国名校共同体其实是拉动了中国教师报的影响力的,属于相得益彰。当课改的需求开始成倍增加时,我们再次决定选择“跨一步”,于是成立了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仍然采用“交付”形式,委托山东记者站负责具体的运营。

  必须声明,我们的意图是推动这场名曰“课改”的教育的伟大变革,对于那些不了解我们的某些怀疑和指责,我相信无需辩解,事实自当有公论。还是那句话:改革原本艰难,做事难免就会有争议,但如果都不做,改革就永远躺在襁褓里。总要有人站出来。既然站出来就不怕困难,这就是我们的态度,更是我们的选择!

 

 

编辑:牟春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天津市宝坻区第九中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