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规工作 > 好教育的共性是什么

好教育的共性是什么

2016年04月28日 07:09:11 访问量:56

好教育的共性是什么[转载]

          为《让“花儿”开得更幸福》序

   我一直认为教育远没很多人形容的那般复杂,但真要把教育想象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也很困难。

   说教育不复杂是因为教育有最基本的规律可循;说教育不简单是因为它是基于人之成长的生命工程。

   然而,很多年以来,我们并未能真正认识一个常识——教育的“人学”内涵。我们以为,身为教师就要甘于自我牺牲,身为学生就要埋头于书山题海,虔诚膜拜知识而极端漠视生命的畸形教育观,致使教育越来越异化,种种出人意料的悲剧也便要此起彼伏地自然发生。当教育真正开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时,我相信教育一定会因此而多一些温暖、诗意、幸福、感动,我同样相信,一切的好教育都有共性,那就是基于“人”的天性、权益、认知、发展,而唯有不太好的教育才会千差万别!

    基于共性的教育是什么样的?第一,是把教师当成珍贵的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校长而言,他敢于不敢于相信教师、解放教师、利用教师、发展教师则考验着思想和高度;第二,要尊重教师的教育生活,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唤醒教师的人生理想,重塑教师的职业信仰;第三,要“认识”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是知识的“二传手”吗?他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还是学生发展的激励者,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学生的学业水,还是作为一个学习的开发者、条件的提供者、环境的构建者而存在呢?教师又如何发动学生,让学生与学习、成长“直接对话”呢?

   基于共性的教育一定恪守着“从儿童出发”的教育信条,去研究学习、认知、成长的规律。“学生”这个词的基本内涵是指“在学中生”,它隐含的教育学意义是:第一,学习是经历、体验;第二,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学,要少讲多学,经历和体验无可替代;第三,不仅学会知识,更要通过“课堂超市”获得学会知识的途径、方法、能力,并在学中尽情体验“生命的狂欢”。如果敢于“从儿童出发”,则显然要遵循这样的教育思想: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那么,这或许成为对教育者经验、认识、思想的挑战,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教育学辞典里写着的恰恰不是这样的“新教育”,他们以为教育就是控制、囚禁、强迫、训斥……这就致使教育陷入“与儿童做对”的尴尬,师生对立也便毫不奇怪。

   基于共性的教育对校长是一大考验。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校长之于一所学校实在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校长决定着一所学校的课堂、文化、气质、精神、高度。如果说教师是学生的“条件”,那么,校长则是教师的“条件”,校长的高度决定着学校的教育高度、现状和未来。在今天,是否选择课改,完全可做成判断校长“米尺”,那些沉迷于“旧教育”的人,竟然还能谈出什么教育的“高度”?我不信。

  “是谁在高歌,改变传统课,讲授教学一路奔波,岁月空蹉跎。在那枯燥无味的课上老师在独唱,现在变成了学生们自由的天堂。”

  “他们在课堂上自由畅想,一张张渴望的小脸,绽放自信的光芒,一堂堂智慧的结晶让学生们快乐成长。”

   这是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中心小学“校歌”的歌词,歌词其实已经给我们诗意解读了他们的课堂。通过课堂看教育,我相信,所有的读者会与我有共鸣。孔令燕就是这所偏远山区小学的校长。我与她因课改结缘,听过她在某次课改会上现场和老师们唱这首歌,她唱得动容,我听得感动。后来我知道,她曾经是“名师”,被派往现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她觉得当校长就要承担一种使命,那么,孔校长的使命是什么?她又如何让一所山区小学一跃成为黑龙江省的课改名校的?她是怎样一路行来,一所小学的课改有多大的借鉴价值?

   这一切都在她们的文字里,为这部叫《让“花儿”开得更幸福》书作序,不是“应景”,而是我发自内心的“迎合”,我想这样的学校才配大书特书,这样的校长才值得褒奖和唱诵。教师为本、学生第一,好的教育一定是像她们这样,呵护生命,促进师生共同的成长,愿她们的生命之花更加艳丽多彩,中国教育的大花园里,需要这朵叫“方林”的花儿。

  如何做好的教育,您不妨翻开这部书一读。

编辑:牟春荣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天津市宝坻区第九中学 特此声明。